Sunday, August 26, 2012



Dhammapada verse #172

若人先放逸,但後不放逸。彼照耀此世,如月出雲翳。

Whoso was heedless formerly
but later lives with heedfulness
illuminates the world
as moon when free of clouds.

☆☆☆

【第172偈的故事】

沙姆迦尼尊者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打掃,住在同一精舍的離瓦塔尊者反而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禪修。沙姆迦尼尊者認為離瓦塔尊者只是在浪費時光。

  有一天,沙姆迦尼尊者告訴離瓦塔尊者:
  「你很懶惰,只知依靠信徒出於虔誠和慷慨所供養的食物。難道你不覺得有時候也該打掃地板、房屋或其它地方嗎?」

  離瓦塔尊者回答他:「朋友!比丘不應該所有的時間都在打掃。應該在清晨時打掃,然後外出化緣,進食之後,觀身,察覺生命的真相,或者,背誦經文直到晚上,這時候,如果願意的話,可以再打掃一次。」沙姆迦尼尊者嚴格遵照離瓦塔尊者的話去做,不久就證得阿羅漢果。

   其他比丘發現沙姆加尼尊者不再把大部分時間在打掃,就問他原因。
  他說:「當我正念尚未具足時,我經常打掃,但現在我已經正念現前了。」

  其他比丘對他的話存有懷疑,就去請教佛陀:「世尊!沙姆迦尼尊者宣稱他是阿羅漢了。」佛陀告訴他們,沙姆迦尼尊者真的已經是阿羅漢果了。

☆☆☆

English source: "Treasury of Truth: Illustrated Dhammapada" by Ven. Weragoda Sarada Maha Thero
中文法句出處:《南傳法句經》 了參法師譯
中文故事出處:《法句經故事集》 達摩難陀長老著 周金言譯

Friday, August 24, 2012



Dhammapada verse #171

來看言個世界,猶如莊嚴王車。愚人沈湎此中,智者毫無執著。

Come, look upon this world
like to a rich , royal chariot
wherein fools lounge at ease
but alert ones linger not.

☆☆☆

【第171偈的故事】

阿婆耶王子平定邊境的叛亂後,凱旋歸來。頻婆裟羅王非常高興,恩准他在七日內享受君王般的恩寵和榮耀,同時特地派一位女舞者加以慰勞。第七天,當這女舞者正在花園娛樂王子和他同伴時,突然心臟病發,當場倒場死亡。王子受到驚嚇,感到十分沮喪。他非常哀傷地前去面見佛陀,尋求佛陀的安慰。佛陀告誡他:「王子,你累世以來所流的淚無可計量,愚癡的人才會深深陷入世間五蘊(註)之中。」

(註:「五蘊」根據佛陀的說法--眾生由五蘊組成:色、受、想、行、識。色由各種力量和性質組成,心也有五十二種心理狀態,當中的受和想兩種心理狀態獨立出來,為五蘊之一,甚餘的五十種心理狀態通稱為「行」。

While residing at the Vēluvana Monastery, the Buddha spoke this verse, with reference to Prince Abhaya (Abhayaràjakumàra).

The story goes that Prince Abhaya suppressed an uprising on the frontier, which so pleased his father Bimbisàra that when the prince returned, the king gave him an entertainment woman girl skilled in dancing and singing, and conferred the kingdom on him for seven days. Accordingly for seven days the prince did not leave the house, but remained within enjoying the splendour of majesty. On the eighth day he went to the bathing place on the river and bathed. Having so done, he entered his pleasure garden, sat down, like Santati the king’s minister, and watched that woman dance and sing. However, as soon as she began to dance and sing, at that moment, just as in the case of the entertainment woman belonging to Santati the king’s minister, sharp pains arose within her, and then and there she died.

Prince Abhaya was overwhelmed with sorrow at the death of this woman. Immediately the thought came to him, “With the single exception of the Buddha, there is no one who can extinguish my sorrow.” So he approached the Buddha and said to him, “Venerable, please extinguish my sorrow.” The Buddha comforted him by saying, “Prince, in the round of existences without conceivable beginning, there is no counting the number of times this woman has died in this manner, and no measuring the tears you have shed as you have wept over her.” Observing that the prince’s grief was assuaged by the lesson, he said, “Prince, do not grieve: only immature folk allow themselves to sink in the sea of grief.”

☆☆☆

English source: "Treasury of Truth: Illustrated Dhammapada" by Ven. Weragoda Sarada Maha Thero
中文法句出處:《南傳法句經》 了參法師譯
中文故事出處:《法句經故事集》 達摩難陀長老著 周金言譯

Thursday, August 23, 2012



Dhammapada verse #170

視如水上浮漚,視如海市蜃樓,若人觀世如是,死王不得見他。

Just as a bubble may be seen,
just as a faint mirage,
so should the world be viewed
that the Death-king sees one not.

☆☆☆

【第170偈的故事】

有一次,幾百位比丘到森林去禪修。但由於進展太緩慢,他們決定回精舍向佛陀請示更適合他們的禪修題目。

  途中,他們遇見了海市蜃樓,就針對這種現象禪修起來。後來,當他們抵達精舍時,突然暴雨來襲,碩大的雨滴打在地上,行成水泡,後來就消失不見了。

  他們因此如是思惟:「我們的身體就像這些水泡,終究會毀壞。」
  於是察覺到五蘊的無常。

While residing at the Jētavana Monastery, the Buddha spoke this verse, with reference to a group of monks.

On one occasion, a large number of monks, after taking a meditation topic from the Buddha, went into the forest to practice meditation. But they made very little progress: so they returned to the Buddha to ask for a more suitable subject of meditation.

On their way to the Buddha, seeing a mirage they meditated on it. As soon as they entered the compound of the monastery, a storm broke out: as big drops of rain fell, bubbles were formed on the ground and soon disappeared. Seeing those bubbles, the monks stated, “This body of ours is perishable like the bubbles… and perceived the impermanent nature of the aggregates (khandhas). At the end of the discourse, the monks attained arahatship.

The Buddha saw them from his perfumed chamber and sent forth the radiance and appeared in their vision.

☆☆☆

English source: "Treasury of Truth: Illustrated Dhammapada" by Ven. Weragoda Sarada Maha Thero
中文法句出處:《南傳法句經》 了參法師譯
中文故事出處:《法句經故事集》 達摩難陀長老著 周金言譯

Wednesday, August 22, 2012



Dhammapada verse # 168 ~ 169

奮起莫放逸!行正法善行。依正法行者,此世他世樂。

Rouse yourself, be diligent,
in Dhamma faring well.
Who dwells in Dhamma’s happy
in this birth and the next.


行正法善行。勿行於惡行。依正法行者,此世他世樂。

Fare in Dhamma coursing well,
in evil courses do not fare.
Who dwells in Dhamma’s happy
in this birth and the next.

☆☆☆

【第168-169偈的故事】

佛陀究竟證悟後第一次返回迦毗羅衛城(佛陀的家鄉)時,住在尼拘婁陀園,並且在當地為親戚們說法。淨飯王認為佛陀身為他的孩子,第二天應該會直接到他的王宮來化緣,而不會到其他地方去才對,所以並沒有特別邀請佛陀前去接受供養,只是下令準備供養而已。

  由於沒有人特別邀請他前去接受供養,佛陀和眾多比丘第二天就進城化緣。進城之前,他心裡斟酌著:「過去諸佛再進入親戚的城市時,是直接到親戚的家去,或逐戶化緣?」經過思惟後,他明白過去佛都是一家一戶地化緣,也就依序去化緣。

  當淨飯王從兒媳婦耶輸陀羅(佛陀未出家時的妻子)處得知這件幾近羞辱的消息後,異常憤怒,就去找佛陀:「孩子,你為什麼要羞辱我?看你如此化緣,我真的無地自容,你曾經是坐著金轎旅遊的人,現在卻一家一戶化緣,這種作法適當嗎?你為什麼要羞辱我!」

  佛陀回答道:「國王,我並沒有羞辱你,我不過是遵照過去諸佛的規矩而已,諸佛皆化緣生。」
  國王明白諸佛都是如此,於是接受佛陀化緣的作法。

☆☆☆

English source: "Treasury of Truth: Illustrated Dhammapada" by Ven. Weragoda Sarada Maha Thero
中文法句出處:《南傳法句經》 了參法師譯
中文故事出處:《法句經故事集》 達摩難陀長老著 周金言譯

Tuesday, August 21, 2012



Dhammapada verse #167

莫從卑劣法。莫住於放逸。莫隨於邪見。莫增長世俗。

Do not follow base desires,
nor live with heedlessness,
do not follow wrong beliefs
to grow in worldly ways.

☆☆☆

【第167偈的故事】

有一次,一位年輕的比丘和一位年老的比丘到毘舍佉的家化緣。得到供養的食物之後,年老比丘就獨自到其他地方去,留下年輕的比丘在毘舍佉的家。這時候,毘舍佉的孫女正要過濾飲水,準備供養年輕比丘,卻看見大水罐中自己的倒影,不禁笑了起來。年輕的比丘看見她在笑,也跟著笑了起來。但這女孩看年輕比丘對著她笑時,卻說:「你這光頭佬,幹嘛笑我?」
  年輕的比丘也回敬她:「妳也是個光頭,你母親和父親也都是光頭佬 (註)。」

  這女孩一聽之下就跑去向祖母哭訴。毘舍佉立刻向年輕比丘說:「請不要因為她而生氣,她無意冒犯你。但比丘確實剃除頭髮,穿上碎布做成的袈裟,用無邊緣的缽化緣。所以她的話,不也對嗎?」
  年輕比丘回答說:「妳說的沒錯。但她為什麼要因此羞辱我呢?」
  這時,年老的比丘回來了,但也無法安撫年輕比丘和年輕女孩。

  不久,佛陀也來到毘舍佉的家,並且了解這件誤會的原委。佛陀知道這位年輕比丘證得初果的機緣已成熟了,為了使年輕比丘更能接受他的話,佛陀就問毘舍佉:
  「只因為這位比丘剃除頭髮,妳孫女就稱呼他為光頭佬,這有什麼意義呢?畢竟,他剃除頭髮是為加入僧伽。」

  年輕比丘聽到佛陀如此說後,就向佛陀禮敬,並且說:
  「世尊!只有你才了解我,我的老師和這女孩的祖母都不了解我。」

  佛陀知道年輕比丘這時候的心態已經可以理解佛法,就接著說:
  「享受感官慾望是卑微的,存有卑微的心念是錯誤的,不如法的!」

註:這是指責別人言行魯莽的話。

☆☆☆

English source: "Treasury of Truth: Illustrated Dhammapada" by Ven. Weragoda Sarada Maha Thero
中文法句出處:《南傳法句經》 了參法師譯
中文故事出處:《法句經故事集》 達摩難陀長老著 周金言譯

Saturday, August 18, 2012



Dhammapada verse #166

莫以利他事,忽於己利益。善知己利者,常專心利益。

Let none neglect their welfare (nibbana)
for others’ welfare however great.
Know well oneself’s own welfare
and to that welfare attend.

☆☆☆

【第166偈的故事】

佛陀般涅槃前四個月就公開宣告自己入滅的日期。眾多尚未證得阿羅漢果的比丘聽見佛陀這麼說以後,非常傷心,不知道該怎麼辦。從那天開始,他們就緊緊追隨在佛陀身邊。阿塔達塔比丘卻不去見佛陀,反而下定決心,要在佛陀入滅前證得阿羅漢果,他就努力精進禪修。其他比丘不明白他的心意,卻帶他去見佛陀:「世尊!阿塔達塔比丘不像我們那麼敬愛、尊重您,他以自我為中心,自行其是。」阿塔達塔恭敬的解釋,他對佛陀最崇高的頂禮就是在佛陀入滅前證得阿羅漢果。

佛陀聽完之後,加以贊歎,並且告訴其他比丘:「敬愛、尊重我的人應該像阿塔達塔一樣的作為。你們來見我,並不表示對我的敬意,只有信受奉行我教誨的法才是真正尊崇我。」

☆☆☆

English source: "Treasury of Truth: Illustrated Dhammapada" by Ven. Weragoda Sarada Maha Thero
中文法句出處:《南傳法句經》 了參法師譯
中文故事出處:《法句經故事集》 達摩難陀長老著 周金言譯

Friday, August 17, 2012



Dhammapada verse #165

惡實由己作,染污亦由己;由己不作惡,清淨亦由己。淨不淨依己,他何能淨他?

By oneself is evil done,
by oneself defiled,
by oneself it’s left undone,
by self alone one purified.
Purity, impurity on oneself depend,
no one can purify another.

☆☆☆

【第165偈的故事】

有一天,信徒小迦拉到祇樹給孤獨園去守齋戒,並且徹夜聽聞佛法。第二天清早, 他回家的時候,正好有一群憤怒的人正在追捕偷走他們財物的小偷。這群小偷匆忙之際 ,把偷來的財物丟在迎面而來的小迦拉腳下。這時候追上來的人群,看見他腳下的贓物 時,怒火中燒,不明究理地誤以為他也是小偷,就抓住他加以毆打。幸運的是,有幾位 正要前往附往河流取水的妓女阻止他們,說他們認識小迦拉,並且說他不是小偷。這群 人才放過小迦拉。

佛陀知道這件事後,告訴小迦拉:「他們放過你,不只因為那些妓女說你不是小偷,也因為你真的沒偷竊,是無辜的。」

☆☆☆

English source: "Treasury of Truth: Illustrated Dhammapada" by Ven. Weragoda Sarada Maha Thero
中文法句出處:《南傳法句經》 了參法師譯
中文故事出處:《法句經故事集》 達摩難陀長老著 周金言譯

Thursday, August 16, 2012



Dhammapada verse #164

惡慧愚癡人,以其邪見故,侮蔑羅漢教,依正法行者,
以及尊者教,而自取毀滅,如格他格草,結果自滅亡。

Whatever man unwise relies
on evil views and so condemns
the Teaching of the Arahats,
or Noble Ones who Dhamma live,
he, as a bamboo fruiting,
fruits to self-destruction.

☆☆☆

【第164偈的故事】

從前,舍衛城中有一位老婦人,像照顧自己兒子般地照顧卡拉比丘。有一天,她聽鄰居提及佛陀的德行之後,希望前往祇樹給孤獨園去聽佛陀說法,於是就向卡拉比丘提出她的願望,但卡拉比丘前後三次都打消她的念頭。有一天,老婦人不理睬卡拉比丘的反對,直接前往祇樹給孤獨園。當卡拉比丘發現老婦人已經前往精舍時,內心自私地想著:「如果她確實聽聞佛陀講經說法,就不會再照顧我了。」所以他也趕忙到祇樹給孤獨園去。當他抵達時,發現老婦人正在聽佛陀說法。他於是恭敬地靠近佛陀,並且告訴佛陀:「世尊!這位老婦人非常愚笨,請您只教她有關布施和持戒的佛法。」

  佛陀知道卡拉比丘懷有惡意,而且有一己之私的用意,就告誡他:「你的愚癡和邪見污辱了佛法。你不過是自取其辱罷了。」

註:「格他格竹」指蘆葦一類的植物,結實則亡。

☆☆☆

English source: "Treasury of Truth: Illustrated Dhammapada" by Ven. Weragoda Sarada Maha Thero
中文法句出處:《南傳法句經》 了參法師譯
中文故事出處:《法句經故事集》 達摩難陀長老著 周金言譯

Wednesday, August 15, 2012



Dhammapada verse #163

不善事易作,然無益於己;善與利益事,實為極難行。

Easy is what’s bad to do,
what’s harmful to oneself.
But what is good, of benefit,
is very hard to do.

☆☆☆

【第163偈的故事】

有一天,提婆達兜打斷佛陀在竹林精舍說法,並且建議,由於佛陀日漸衰老,所以僧團領導的責任應該移交給他。佛陀拒絕他的建議,讓他感到非常羞辱。從此以後,他內心異常痛苦,也企圖殺害佛陀,但都失敗了。後來,他改採其它手段:建議所有的比丘,在一生之中都要遵守以下五條戒律:
  1. 比丘必須住在森林裡。
  2. 比丘只能依供養為生。
  3. 比丘只能穿利用垃圾堆中找到的破布所做成的袈裟。
  4. 比丘只能在樹下休憩。
  5. 比丘不可吃肉或魚。

  佛陀並不反對這些戒律,也不限制比丘遵守這些戒律,但出於其它的考慮(註),佛陀並不願意制定為僧團戒律。提婆達兜聲稱這五條戒律比既有的戒律好太多了,有些新出家的比丘也附和他的說法。有一天,在佛陀的詢問之下,提婆達兜承認他所以提議增設五條戒律是要分裂僧伽。佛陀於是忠告他,這是非常嚴重的惡行,但提婆達兜不聽佛陀的勸告。後來,提婆達兜告知阿難,從此以後,他要從事與佛陀領導的僧伽全無關連的宗教活動。阿難把這消息向佛陀報告,佛陀說:「提婆達兜如此分裂僧團,是非常嚴重的惡行,他將來會為這邪惡的企圖受苦難。」佛陀更進一步的說:「有德行的人很容易行善,卻難於造作惡行。邪惡的人,卻容易造作惡行,而難於行善。事實上,毫無益處的事容易做,善行、有益的事卻很難發心去做。」

  提婆達兜終於率領一群比丘到象頂山。後來,舍利弗尊者和大目犍連尊者前去勸誡跟隨他前去的比丘,其中很多比丘也知過悔改,回來依止佛陀。

備註:佛陀的考慮包括:
  1. 戒律應該是自動奉行,而不是因為條文的嚴格要求。
  2. 嚴格條文可能輕易被用來壓抑個人自由。
  3. 已制定的條文可能因為時空環境的改變,而變得不適當。

☆☆☆

English source: "Treasury of Truth: Illustrated Dhammapada" by Ven. Weragoda Sarada Maha Thero
中文法句出處:《南傳法句經》 了參法師譯
中文故事出處:《法句經故事集》 達摩難陀長老著 周金言譯

Tuesday, August 14, 2012



Dhammapada verse #162

破戒如蔓蘿,纏覆裟羅樹。彼自如此作,徒快敵者意。

He whose conduct’s very bad
like oak-tree choked with ivy,
so he does towards himself
what enemies would wish.

☆☆☆

【第162偈的故事】

有一天,一群比丘聚在一起討論問題時,佛陀進來了。佛陀詢問他們討論的話題。他們說:「世尊!提婆達多實在是缺乏德行又很貪婪的人。他利用不正當的手段來獲取阿闍世王的信任,博取名聲。他更誤導阿闍世王,使其相信若殺害父親,就可以成為強而有力的統治者,阿闍世王因此迫害父親至死。提婆達多還三次想殺害你。他真的是一個非常邪惡,又深具野心的人。」

  聽完比丘的看法後,佛陀說,提婆達多不只今生企圖殺害他,甚至在過去的某一世,也曾如此作為。佛陀說:「比丘們!一如蔓蘿草扭曲它所攀附的樹,那些沒有德行的人內心充滿邪惡的慾望,也要為自己的惡行而受到報應。」

註:「蔓蘿草」為藤屬植物。娑羅樹若為蔓蘿草所纏,便會枯死。
  「娑羅樹」為材質甚堅的喬木,供建築用;亦傳為過去七佛中毘舍浮佛的道場樹。長阿含經:「毘舍浮佛坐娑羅樹下,成最正覺。」

☆☆☆

English source: "Treasury of Truth: Illustrated Dhammapada" by Ven. Weragoda Sarada Maha Thero
中文法句出處:《南傳法句經》 了參法師譯
中文故事出處:《法句經故事集》 達摩難陀長老著 周金言譯

Monday, August 13, 2012



Dhammapada verse #161

惡業實由自己作,從自己生而自起。(惡業)摧壞於愚者,猶如金剛破寶石。

By oneself is evil done,
it’s born of self and self-produced.
Evil grinds the unwise one
as diamond does the hardest gem.

☆☆☆

【第161偈的故事】

在一個神聖的日子裡,摩訶迦羅到祇樹給孤獨園去參加齋戒,並且整夜聽聞佛法。 當天夜晚,幾位小偷闖入某戶人家,那一家人醒來後,急忙追趕四處逃竄的小偷。有些 小偷往精舍方向跑去,這時候,天快要亮了,摩訶迦羅也正要到精舍附近的池塘去洗臉 。這些小偷於是把偷來的東西丟在摩訶迦羅面前,然後逃之夭夭。被偷的人家這時候正 好追上來,而看見摩訶迦羅和贓物,他們誤認他也是小偷,便不分青紅皂白地抓住他痛 打一番,摩訶迦羅當場不幸被打死。天亮時,到池塘來取水的比丘們發現他的屍體。

  這些比丘就回精舍向佛陀報告:「世尊!整夜在精舍聽聞佛法的在家信徒摩訶迦羅 死於非命。」佛陀回答他們:「比丘們!如果你們從他今生所作的善行來判斷的話,那 麼他確實死於非命。但事實上,他是在償還過去某一世的惡業而已。那時候,他愛上一 位有夫之婦,而把婦人的丈夫打死。因此,惡有惡報,甚至使人墮落地獄。」

☆☆☆

English source: "Treasury of Truth: Illustrated Dhammapada" by Ven. Weragoda Sarada Maha Thero
中文法句出處:《南傳法句經》 了參法師譯
中文故事出處:《法句經故事集》 達摩難陀長老著 周金言譯

Sunday, August 12, 2012



Dhammapada verse #160

自為自依怙,他人何可依?自己善調御,證難得所依。

Oneself is refuge of oneself,
who else indeed could refuge be?
By good training of oneself
one gains a refuge hard to gain.

☆☆☆

【第160偈的故事】

從前,有位年輕的少婦徵得丈夫的同意後,出家為比丘尼。她加入的比丘尼僧團的導師是提婆達兜。她出家時,不知道自己已經身懷六甲,後來,胎懷孕的情形愈來愈明顯,其他比丘尼就帶她去見提婆達兜。提婆達兜要她離開比丘尼僧團,還俗回家。她告訴其他比丘尼:「我當初出家時,並不想在提婆達兜座下,我來這裡是個錯誤,請送我到佛陀停留的祇樹給孤獨園。」她終於如願以償地到達給孤獨園。佛陀知道她出家前就已經有孕在身,因此是無辜的(沒有犯戒律),但佛陀不想親自處理這件事情,就派人去請憍薩羅國的波斯匿王,給孤獨長者和毘舍佉前來,他們都是著名的佛陀信徒。然後佛陀要戒律第一的優婆離尊者公開處理這件事情。

  毘舍佉檢查過該比丘尼後,向優婆離尊者說,這位比丘尼在出家前已經有喜了。優婆離尊者因此向大眾宣布這比丘尼沒有犯戒律。後來,這比丘尼生下一位男孩,波斯匿王認養了這男孩,並且取名童真迦葉。小男孩長大到七歲時,知道她母親是一位比丘尼後,他也成為沙彌。成年後,他更加入僧伽,成為比丘。有一天,佛陀給他一個觀想的題目,他就到森林裡去禪修。他熱烈、努力地精進禪修,所以在很短的時間證得阿羅漢果。但他繼續在森林中住了十二年。

  這十二年中,他的母親都沒有見過他,因此非常想念他。有一天,當她看見他時,就追上他,並且哭叫他的名字。這時候,童真迦葉比丘見母親如此,心中想到,自己若輕言軟語、愉快的回答她,她一定會繼續執著於他。為了促進她的修行,他故意冷漠地回答她:「妳身為尼僧團的一份子,怎麼連對兒子的情愛都無法割捨掉呢?」比丘尼以為她兒子不知感激她,就問他說這話的意思。他把剛才說過的話重複一次。聽完兒子的話後,這比丘尼心中一片感觸:「啊!十二年來,我為了這兒子暗自流淚,他卻如此苛刻地對我說話。我對他的一片情愛有什麼意思呢?」這麼一想之後,她明白在情緒上執著於兒子實在毫無意義,因此徹底去除這份執著。當天,她就證得阿羅漢果。

  精舍裡的一些比丘告訴佛陀:「世尊!你是他們的皈依。童真迦葉比丘的母親如果聽從提婆達兜的話,還俗回家去,他們兩人就不可能證阿羅漢果。提婆達兜對她的判斷絕對錯誤。」

  佛陀回答他們:「比丘們!要往生天上,或證阿羅漢果,不可依靠他人,必須自己精進去求。」

☆☆☆

English source: "Treasury of Truth: Illustrated Dhammapada" by Ven. Weragoda Sarada Maha Thero
中文法句出處:《南傳法句經》 了參法師譯
中文故事出處:《法句經故事集》 達摩難陀長老著 周金言譯

Friday, August 10, 2012



Dhammapada verse #159

若欲誨他者,應如己所行(自)制乃制(他),克己實最難。

As one teaches others
so should one do oneself.
Well-tamed, on may tame others,
oneself to tame is hard.

☆☆☆

【第159偈的故事】

帕達卡提舍尊者從佛陀得到禪修的題目後,與一大群比丘到一處森林去禪修。他忠告這些比丘在禪修時要正念現前,同時要精進努力。忠告之後,他自己卻躺下來睡覺。這些年輕的比丘遵照他的指示,精進禪坐。

  初夜時,他們精進禪坐。當他們準備休息時,尊者卻起床,要他們繼續禪坐。中夜與後夜時分也是如此--每當他們要休息時,尊者就要他們繼續禪修。所以他們的心念無法安寧下來,也無法收攝心念、精進禪修,甚至無法複誦經文。

  有一天,他們決定調查尊者自己是否如他所說的那麼精進。當他們發現尊者只知告誡別人,而自己大部份的時間都在睡覺時,他們如此議論著:「我們的老師只知道訓誨我們,自己卻無所事事,白白浪費時光!」這些比丘由於缺乏足夠的休息,所以都很疲倦,禪修上都沒有進步。

  結夏安居結束後,他們回祇樹給孤獨園向佛陀報告所發生的事情,佛陀告訴他們:「比丘們!若要教導別人,應該先教導自己,並且言行能如法。」

☆☆☆

English source: "Treasury of Truth: Illustrated Dhammapada" by Ven. Weragoda Sarada Maha Thero
中文法句出處:《南傳法句經》 了參法師譯
中文故事出處:《法句經故事集》 達摩難陀長老著 周金言譯

Wednesday, August 8, 2012



Dhammapada verse #158

第一將自己,安置於正道,然後教他人;賢者始無過。

One should first establish
oneself in what is proper.
One may then teach others,
and wise, one is not blamed.

☆☆☆

【第158偈的故事】

優波難陀尊者是雄辯滔滔的弘法法師。他總是告誡別人不可貪婪,欲望要少,同時,他經常說知足、節儉和苦行的功德。但他自己言行不一,信徒供養的袈裟和其它的必需品,他都照單全收。

  有一次,他在結夏安居之前到某一村落精舍去。精舍裡的一些比丘對他的辯才無礙印象深刻,就邀請他在該精舍結夏安居。他問他們結夏安居期間,他們每人約可得到幾件袈裟的供養。他們說只有一件,他就不想在此結夏安居,但卻留下他的拖鞋。然後他到另一座精舍去,當他問清楚每位比丘約可得到兩件袈裟的供養時,他也不想在那裡安居,但也留下他的木杖。然後他又到另外一座精舍去,這裏的比丘約可以得到三件袈裟的供養,他在離開這精舍前留下他的水壺。最後他來到一座精舍,由於這裡的比丘約可以得到四件袈裟的供養,他就決定留下來。

  結夏安居結束後,他到留下東西的所有精舍去拿供養的袈裟,好像他到每座精舍去結夏安居一樣。收齊之後,他就回原來的精舍去,路上,他遇見兩位年輕比丘為了兩件袈裟和一塊天鵝絨地毯的分配問題爭論不休,雙方無法達成和解,就請優波難陀仲裁。他把兩件袈裟平均分給兩人,而拿走天鵝絨地毯做為他仲裁的代價。

  這兩位年輕比丘對他的仲裁不滿意,但又無能為力。失望、沮喪之餘,他們向佛陀敘說事情的始末,佛陀告訴他們:「要教導別人,應該先教導自己,並且親身力行。」

☆☆☆

English source: "Treasury of Truth: Illustrated Dhammapada" by Ven. Weragoda Sarada Maha Thero
中文法句出處:《南傳法句經》 了參法師譯
中文故事出處:《法句經故事集》 達摩難陀長老著 周金言譯

Thursday, August 2, 2012



Dhammapada verse #157

若人知自愛,須善自保護。三時中一時,智者應醒覺。

If one holds oneself as dear,
protected, one protects oneself.
One who’s wise should be aware
through all the watches three.

☆☆☆

【第157偈的故事】

菩提羅迦王子興建了一座非常壯觀的王宮。落成典禮時,他邀請佛陀前來賜福,並接受他的供養。為了這特殊的節慶,他事先用檀香使王宮滿室生香。由於沒有子息,他就在餐廳的地板上鋪設長的地毯,並私下祈願,如果他們夫妻終究有兒子的命,就請佛陀踏上地毯。當佛陀抵達時,王子恭敬地請佛陀進入大廳,但佛陀卻駐足不前,只是望了阿難一眼,阿難明白佛陀的意思,就請王子把地毯收起來。等到王子叫人移走地毯後,佛陀才進入宮中,王子接著供養佛陀。飯後,王子請教佛陀,何以要求撤走地毯。佛陀反過來問王子是否曾暗中許願:如果命中注定有兒子的命,那麼佛陀就會踏上地毯?王子如實回答:有!佛陀告訴王子,他們夫婦今生不會有兒子,是因為他們前世所造惡業的影響,佛陀進一步說明他們前世的作為。

在過去某一世時,王子夫婦是一次船難的唯一生還者。他們被沖上一座荒蕪的島嶼,只能吃鳥和鳥蛋為生,卻絲毫沒有後悔之心。他們只關心自己的生命,所以不僅自私地摧殘無辜鳥類的生命,連它們的幼鳥也不放過。因為這些惡業,他們今生不可能有子息。如果當時有少許的悔意,他們今生就會有子孫了。

注1:三時指人生的青年,中年和老年三階段。

☆☆☆

English source: "Treasury of Truth: Illustrated Dhammapada" by Ven. Weragoda Sarada Maha Thero
中文法句出處:《南傳法句經》 了參法師譯
中文故事出處:《法句經故事集》 達摩難陀長老著 周金言譯

Wednesday, August 1, 2012



Dhammapada verse # 155 ~ 156

少壯不得財,並不修梵行,如池邊老鷺,無魚而萎滅。

Who have not led the holy life
nor riches won while young,
they linger on as aged cranes
around a fished-out pond.


少壯不得財,並不修梵行,臥如破折弓,悲歎於過去。

Who have not led the holy life
nor riches won while young,
they languish on, worn-out bows,
sighing for the past.

☆☆☆

【第155 ~ 156偈的故事】

摩訶達拿是有錢人家的孩子,年輕時,不知長進,成年後,與另一位有錢人的女兒結婚,老婆也和他一樣,沒受過教育。兩人的父母都過世後,他們變得非常有錢。但他們都很無明,不知妥善理財,只知花錢,所以漸漸地散盡家財,最後,一貧如洗,又不知道如何營生,只好乞討為生。

  一天,佛陀看見摩訶達拿時,告訴阿難:「看那有錢人的兒子!毫無人生目標,只會花錢。如果會管理財富,他會是非常有錢的人。如果他能放棄世間生活,夫妻兩人都會證得聖果。但他一無是處,所以散盡世間財富,更糟蹋證果的機會。」

☆☆☆

English source: "Treasury of Truth: Illustrated Dhammapada" by Ven. Weragoda Sarada Maha Thero
中文法句出處:《南傳法句經》 了參法師譯
中文故事出處:《法句經故事集》 達摩難陀長老著 周金言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