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September 30, 2014

Dhammapada verse # 292 ~ 293



Dhammapada verse # 292 ~ 293

應作而不作,不應作而作,傲慢放逸者,彼之漏增長。

What should be done is left undone
and done is what should not be done,
ever the pollutions grow
of those ones proud and heedless.

常精勤觀身,不作不應作,應作則常作,觀者漏滅盡。

But for who always practice well
bodily mindfulness,
do never what should not be done,
for mindful ones, the full-aware,
pollutions fade away.

☆☆☆

【第292 ~ 293偈的故事】

有一群住在跋提的比丘只對製作、穿著裝飾過的拖鞋有興趣,而疏忽修行。有人向 佛陀報告這件事,佛陀告誡這群任性的比丘:「比丘們!你們加入僧伽是為了要究竟解 脫。但你們卻只知道製造並穿著有裝飾的拖鞋!」聽完佛陀的勸誡後,這群比丘痛改前 非,精進地尋求解脫之道。

備註:
1. 應作而不作的事: 持戒、修習禪定等。
2. 不應作而作的事: 裝飾雨具、拖鞋、缽等。

☆☆☆

English source: "Treasury of Truth: Illustrated Dhammapada" by Ven. Weragoda Sarada Maha Thero
中文法句出處:《南傳法句經》 了參法師譯
中文故事出處:《法句經故事集》 達摩難陀長老著 周金言譯

Monday, September 29, 2014

Dhammapada verse #308



Dhammapada verse #308

若破戒無制,受人信施食,不如吞鐵丸──熱從火焰出。

Better to eat a ball of iron
glowing as flame of fire
than one should eat country’s alms
immoral and unrestrained.

☆☆☆

【第308偈的故事】

有一年,跋提發生飢荒,某些比丘為了要有足夠的食物,就假裝他們已經證得清靜聖果。村子裡的人不明就裡,卻相信、尊敬他們,而大量供養,只留下極少數的食物給自己。

   結夏安居結束後,全國的比丘遵照當時的習慣,聚集起來,向佛陀頂禮問訊。這些跋提的比丘也來了。他們形色飽滿歡愉,其它地方的比丘則面黃飢瘦。佛陀垂詢所有的比丘如何結夏安居。他特別詢問來自跋提的這群比丘們,飢荒時,是否有獲得供養的問題?這群比丘回答說,沒有任何問題。

  事實上,佛陀知道這群比丘為什麼會得到那麼多供養。為了藉機教誨他們,佛陀就問:「你們如何在飢荒期間,得到那麼多的供養來結夏安居?」這群比丘回答說,他們經過討論之後,決定作假,利用彼此之間的回答,來誤導村人,使村民以為他們都已經證得清靜聖果。佛陀馬上問他們,是否真正證得聖果?他們說沒有。佛陀於是告誡他們,如果名不符實,而接受信徒的供養,是不如法,而且很危險。

☆☆☆

English source: "Treasury of Truth: Illustrated Dhammapada" by Ven. Weragoda Sarada Maha Thero
中文法句出處:《南傳法句經》 了參法師譯
中文故事出處:《法句經故事集》 達摩難陀長老著 周金言譯

Dhammapada verse #291



Dhammapada verse #291

施與他人苦,為求自己樂;彼為瞋繫縛,怨憎不解脫。

Who so for self wants happiness
by causing others pain,
entangled in anger’s tangles
one’s from anger never free.

☆☆☆

【第291偈的故事】

舍衛城中有一位婦人養了一隻母雞。每次母雞下蛋時,這婦人就打破雞蛋,惹得母 雞非常生氣,也因此,下一世時這隻母雞往生成貓,婦人往生成母雞,更湊巧的是,兩 人往生在同一棟屋子裡。貓於是吃光母雞生下來的蛋。再下一世時,母雞變成豹,貓變 成鹿,豹咬死鹿和它的子女。兩人之間累世的仇恨不斷地上演。佛陀在世時,他們又變 成一位婦女和一隻惡魔。

  有一次,這婦女,她的丈夫和幼小的兒子一齊從娘家返回他們靠近舍衛城的家時, 在路旁的池塘邊休息,婦人的丈夫跳進池塘洗澡。這時候,她認出有個人是惡魔的化身 ,而且就是自己累世以來的世仇。她趕緊帶著孩子,急忙逃往佛陀正在講經說法的經舍 ,把孩子放在佛陀的腳下。這惡魔因此無法進入。佛陀叫惡魔進來,並且告誡她們兩人 :「今天,妳們兩人如果沒有來到我這裡,妳們累世以來的仇恨就永無止盡。仇恨無法 平息仇恨,只有慈悲才能止息仇恨。」仔細思量佛陀的教誨後,兩人明白仇恨確實一無 是處,並承認彼此的愚癡,便決定止息累世以來無意義的仇恨。

☆☆☆

English source: "Treasury of Truth: Illustrated Dhammapada" by Ven. Weragoda Sarada Maha Thero
中文法句出處:《南傳法句經》 了參法師譯
中文故事出處:《法句經故事集》 達摩難陀長老著 周金言譯

Saturday, September 27, 2014

Dhammapada verse #290



Dhammapada verse #290

若棄於小樂,得見於大樂。智者棄小樂,當見於大樂。

If one should see great happiness
in giving up small happiness
one wise the lesser would renounce
the greater full-discerning.

☆☆☆

【第290偈的故事】

毗舍離有一年發生嚴重乾旱,更造成飢荒,所有的農作物幾乎完全沒有收成,很多人餓死,流行性傳染病也爆發了。城裡的人無法處理死人的屍首,所以屍臭滿城,也引來很多邪惡的精靈。

  城裡的人,無限哀傷,便想辦法向四方求援,但最後決定尋求佛陀的協助。所以由離車國摩訶利王子率領的代表團就向頻婆裟羅王進言,請國王邀請佛陀到毗舍離城來幫忙解決他們的困境和哀愁,但國王叫他們親自前去邀請佛陀。佛陀知道此去可以造福眾人,也就同意前往。

  佛陀和眾多比丘抵達毗舍離城的時候,天空突然下起傾盆大雨,把城裡沖洗乾淨。佛陀被安排住進一座特別準備的客房,這時候,帝釋率領諸天神前來向佛陀禮敬,眾多邪惡的精靈因而逃離。當天傍晚,佛陀開講《寶經》,並要阿難繞城複誦該經文。阿難依照佛陀的指示去做,由於該經具有保護的力量,很多生病的人都康復了。佛陀一連七天都講相同的經文,第七天結束的時候,毗舍離城一切恢復正常。大雨也把城裡所有的污穢物清洗乾淨。離車王子們和毗舍離城的百姓從此快活過日子,不再鬱悶,他們也非常感激佛陀的幫忙。

☆☆☆

English source: "Treasury of Truth: Illustrated Dhammapada" by Ven. Weragoda Sarada Maha Thero
中文法句出處:《南傳法句經》 了參法師譯
中文故事出處:《法句經故事集》 達摩難陀長老著 周金言譯